您的位置: 育儿 >本文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发布时间:2020-06-24 08:47:49   来源:搜狐早教    作者: 匿名  
导语: 本文是由河北省武安市的网友投稿,经过飞鹤飞慧奶粉价格编辑发布关于"《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当今社会中,父母有一种行为正在悄无声息地摧毁着孩子,而且这种行为很常见,绝大部分家庭都存在类似惯性伤害,这就是“非爱行为”。

所谓的非爱行为指的是以爱的名义对自己亲近的人实行强制性的控制,让他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

  • 比如:孩子选大学的时候,家长会在一旁干涉,打着为他们好的名义,从而将孩子控制在自己身边。
  • 又比如:家长也会干扰孩子的结婚,自认为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不后悔,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

从小到大,父母以为我们好的名义而夺了我们许多的权利。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就连在影视剧中都有体现,最近上映的一部国产良心剧《三叉戬》里面就有这样一个情节:电影中的男主角同事在追捕罪犯时牺牲了,留下了刚刚海归的女儿静怡,男主角和他另外两名朋友被人称为“三叉戬”,因为看着静怡没有了亲人,所以三哥俩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来看待。

后来,男主角在一次行动中看到了静怡在酒吧,由于他们认为酒吧不是什么好地方,担心静怡学坏,所以竟偷偷摸摸的钻进静怡的房间进行检查,然后被回来的静怡发现了。静怡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而他们三个人给的答复竟然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要是一般的孩子就肯定会容忍这种状况,但静怡毕竟是海归回来,一步一步的用心理知识来引导三哥俩,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这样的行为叫做非爱行为。三哥俩听了静怡的话,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像影视中能勇于反抗的静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都在接受着父母的非爱行为。因为孩子幼小,没有学过相关知识,不懂得父母的这种行为是错的。所以做父母的我们,更应该去规束自己,不让自己无知行为而毁了孩子。

竟然要改正错误,那么我们得先搞清楚非爱行为的其中典型策略,以及这种策略会对孩子的影响。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1:附加条件的爱,让孩子承受巨大压力,直至精神崩溃

从到“你要乖,爸爸妈妈才会爱你”到“这次你不拿第一名,你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对你的爱?”

由小到大一步一步的蚕食,让孩子以为,如果我不乖,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如果我不拿第一名,爸爸妈妈也不爱我了。

渐渐地,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当某一次,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或者说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期望时,孩子是不敢面对父母的。

经常会看到电视新闻上面播报,说孩子因为没考好就离家出走,不敢回家。就是这种附带条件的爱害了这些,让孩子以为获得爱必须先满足条件。

要是没做到父母所给的条件,父母就是不爱自己的。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从小到大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的,如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一点都不爱自己,最后会感到一种孤单寂寞,直至精神崩溃。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2:强制性的爱和包办性的爱让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

许多做父母的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习惯性地替孩子选择好未来的道路。小到穿衣饮食,大到出国留学,结婚生子。

因为父母总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都是为孩子的未来考虑的。孩子还小,没有长大,不懂什么。

所以,我们替他们做决定就好,帮他们选择对的道路,这是这一类父母的观点。

包办性的爱的确会让孩子走上一条相对成功的道路。可是也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和自由。出了社会,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社会可不会帮他包办所有的东西。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3:道德绑架,孩子产生愧疚,长期产生抑郁症

“你看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这句话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

过分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付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酸苦辣。让孩子以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导致孩子们产生心理愧疚感,对父母的要求成了百依百顺。生怕自己做不好而惹父母生气。

长期在压力下,要么拨开云层见天日,一步一步的向前进,要么精神崩溃,患上抑郁症,从而跌落深渊。而那些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孩子都会精神崩溃。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不要用那微小的几率来赌自己的孩子在这种压力下会成功突破。

《三叉戟》中的非爱行为,是中国父母通病,别让情感勒索毁了孩子

我们亲手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绝不希望,因为自己对孩子错误的非爱行为而一步一步的毁了孩子。如果你不想做这样的父母,请从现在开始,放下标准,学会信任,少给压力,懂得倾听,少责骂,多理解,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强大自信,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希望与动力。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bbxwl.com/news/4681.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宝宝新闻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宝宝新闻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网友评价

来自河北省武安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首页刘明,支持有深度的良心楼主

764

来自黑龙江省尚志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顶贴支持

764

来自湖北省石首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感谢楼主这段时间的分析和解答

764

来自福建省龙岩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继续学习,一起验证

764

来自青海省西宁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新帖报个到。

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