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育儿 >本文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0-05-03 06:15:17   来源:搜狐早教    作者: 匿名  
导语: 本文是由黑龙江省安达市的网友投稿,经过山西小区人工造雪编辑发布关于"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最近在给女儿学习拼音,从完全陌生到现在有大致印象,女儿进步不小,但因为日常总是正面鼓励,她显得有些得意,就算有些声母读错了,还不允许我纠错,对我横眉瞪眼。

一再提醒还如此自我膨胀,得意忘形手舞足蹈,我火了,大声呵斥她:读错了就要改,而且看书时不好好坐着还动来动去,你别看了!

被我一顿吼后,女儿蔫了,看着我怒气冲冲的脸,边走边哭去找她爸:爸爸,妈妈不让我看书了。

她爸一顿安慰加告诫女儿看书应有的姿势和态度后,女儿怯怯的又来到了我身边,先在旁边试探一下我的态度,见我丝毫没理她还读书读的津津有味,等了一会憋不住了,终于开口“提醒”我说:妈妈,前面还没看呢。(把女儿气跑后我已经翻页了)

见女儿如此,我也“见好就收”说:你还想看吗?要看的话要坐好,读错了就要改正,知道吗?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就非常和谐了,我们又其乐融融愉快的继续看书了。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之前的时候,经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说孩子总爱玩游戏不爱看书,但当我把我的实战经验告诉他们后,他们却一致不赞同,说孩子巴不得你不要给他看书,正中下怀。

后来在跟他们探讨了对孩子学习和游戏的态度之后,我才发现很多孩子之所以不爱看书是家长间接导致的,而在这一方面,我采用了与他们完全相反的方式。

  • 游戏与学习平衡对待

在大多数家长眼里,游戏是深渊,学习是香饽饽,于是总想把孩子从游戏那里拉过来,而对于学习却是不嫌多,拼命想塞给孩子更多。

自从禁足在家后,我也不可否认游戏/动画片对她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于是在我和女儿共同制定作息表时,我负责将她一天想做的事情制成小卡片,而一天之中作息顺序如何却交给她自己安排。

不出所料,女儿将游戏/动画片安排在了第一项,也就是起床吃完早餐后就要开始这项“玩物丧志”的事项。

但是我并没有反对,而是给她制定了相应的时间,2个小时内她可以全权拥有平板,但是同样的,对于学习我也设置了时间,根据她的年龄特征和日常表现,目前我设置为半小时。

我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哭着要看书的原因,因为错过这个时间,她只能等到明天才能看了。

跟很多家长不同,我从不灌输女儿学习有多重要,也不说游戏/电子设备有多玩物丧志,在学习和游戏之间,我给了女儿同等的权力,所以她并不沉迷电子设备,也不讨厌学习。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 游戏也需端正姿势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的态度都是很着急上火,一想到孩子去玩游戏了,心态上就放弃了:随便他了,他爱怎么玩怎么玩。

而到了学习上,很多家长的态度又截然相反了:腰杆挺直,笔拿好,作业本放端正!

对于这样截然不同的态度,如果是我,我也一定选择去玩游戏,多轻松多自由啊。

既然如此,我就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游戏时多上一点心,在学习上稍微宽松一些,但是在对待两者态度上,又要大致相同。

比如我对待女儿游戏时,我也要求她不能葛优瘫,平板要放好不能拿在手里低头玩,坐姿必须要端正,眼睛跟屏幕的距离要有所保持,如果一段时间后抽查时被发现姿势不端正,再三提醒后不改正的,就会没收平板直到明天才能看。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 抓住游戏的卖点

游戏之所以让孩子容易沉迷,无不跟它有趣、有成就感、团队合作有关,有人曾说过:孩子之所以爱玩游戏,是因为家长不好玩,我深以为然。

我在家里就是一个逗逼的存在,她爸经常调侃我说跟女儿一样幼稚,而且爱睁眼说瞎话。

  • 我会跟着女儿学猪叫,那是她最爱的佩奇的声音;
  • 我会一本正经跟她捉迷藏,虽然她的脚从来都在外面;
  • 我会夸奖女儿家务做的好,虽然之后我要用双倍的精力再去做一遍;
  • 我会跟她一起做手工/画画并夸奖她很努力,颜色很漂亮,虽然结果总是惨不忍睹。

但就是这一件件小事,让我们的亲子时光有了更多的欢乐,也让女儿对电子设备的态度若即若离。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如今,女儿对她自己的生活甚有主见,她不爱我插手她的作息,她也很自觉遵守时间规定,更重要的一点是她对游戏和学习、画画、手工等其他的事情都一视同仁,这也让我比较安心。

其实,对于如何让孩子不要沉迷游戏,我一直坚持的也就是这3件事。

  • 不阻止玩游戏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他将实验者分成三组:
第一组:先“不想白熊”,然后“请想白熊”;
第二组:先“想到白熊”,然后“不要想到白熊”;
第三组:“若是想到了白熊,请想红色汽车”,然后“想到白熊”。
在实验过程中,丹尼尔根据对实验者的脑电波测试后发现,第一组想到白熊的次数相对更多些,而这种现象也称之为“白熊效应”,也有人叫“反弹效应”。

也就是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当人们准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时,其实说明这件事本身的吸引力还是依旧存在的,而当我们准备抑制这个念头时,大脑依旧会下意识的去想这件事,这样强行压制的结果反而强化了本身想要抑制的念头。

对待游戏的态度同样如此,家长越想压制孩子玩游戏的念头,孩子反而越想去玩,再加上每个人本身“自我”和不愿受控制的心态,压制游戏只会让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既然如此,不如把游戏搬到台面上来,对游戏一视同仁,把游戏也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对游戏的执拗和好奇心消失,自然也就没有沉迷一说。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 不强调学习苦

如果要家长们对学习和游戏各给出一个形容词,相信绝大多数家长的答案就是游戏“好玩”,学习“苦”。

确实,现在对于学习普遍的形容词就是苦,随便一搜“你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学习这么苦,如何才能坚持”,无处不在的信息都在告诉孩子学习时很苦的。

曾经作为一名学生,我也确实体会过学习有多苦,但在正式退出学校生涯后,我却发现没有了”被逼“”被考试“的学习,它并不苦。

而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所有的认知都在于家长的引导,如果家长总是反复强调学习很苦,游戏好玩,那么对于孩子“享乐”的天性,这无疑是一记神助攻,而家长还浑然不觉。

除了不跟孩子强调苦,另一方面我也从不调侃怒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爱玩游戏,你怎么这么喜欢看动画片。

因为一旦家长认定了孩子爱玩游戏,那么孩子就有了稳定的心态去玩,毕竟他已经从心底认为反正家长眼里的我就是这样的。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 用行动影响孩子

我的一天,每天除了固定工作的时间除外,我所有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可以随女儿差遣,她叫我扮猪我就扮猪,她叫我画画我就画画,她叫我陪她看书我就陪她看书,与此同时,我也会拉着她跟我一起做家务。

在学习这一方面,我从不强迫,也不会首先跟她开口说:你去看书。

而是在一件事做完之后,我会告诉她:我等一下要去看书了,你想做什么?

如果女儿不想看书,我也不干涉,而是自己在一旁声情并茂的朗读,她在一旁玩,其实很早之前的时候,女儿跟我并不同步,但是在我的“诱惑”之下,最终她还是加入到了我的阵营,也因此直到如今,我们的亲子阅读依旧进行的很顺利,这就是氛围的力量,我也始终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不给看书就哭?不沉迷游戏的孩子,都是这种逆向思维引导出来的

其实游戏并非一无是处,它能让人解压放松,锻炼反应能力,还能交到朋友,给我们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如今我也不会阻止孩子玩游戏,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她平衡好游戏和学习。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一枚,职场妈妈,带娃码字
——多平台优质原创作者,会点孕产,懂点育儿,更专注教育
——孕育、带娃是当妈一生的事业,关注我,一起更轻松带娃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bbxwl.com/news/3793.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宝宝新闻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宝宝新闻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网友评价

来自黑龙江省安达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更新快点

516

来自江西省信州区的热心网友评价:

有点意思

516

来自河北省邯郸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支持支持。

516

来自山东省聊城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收藏

516

来自江西省广丰县的热心网友评价:

好文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