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亲子 >本文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发布时间:2020-03-13 08:18:19   来源:搜狐早教    作者: 匿名  
导语: 本文是由山东省聊城市的网友投稿,经过卓普c2编辑发布关于"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作者:苏丫丫

不久之前,一位10岁的小女孩上了热搜,她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公交车司机,疫情期间父母没时间为她做饭,于是她每天自己做饭。

另外,外面的餐馆基本都停业,外卖也不多,所以她除了照顾好自己,只要有时间,还会多做一点饭菜送去给父母。

小女孩的行为不但感动了父母,也感动了全国人民,大家都夸女孩懂事又乖巧,都是父母教的好。

诚然,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确和年龄有一定关系,但与之最相关的不是孩子的年龄,而是父母是否重视培养孩子"独立"

01重视独立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好适合的环境

视频中的小朋友叫爱迪生,虽然还不太会说话,但是已经能做很多事。

✔ 他从睡醒的第一眼开始,自己起床、穿衣、穿鞋、刷牙、洗脸。

✔ 接着他开始准备自己的早餐,倒牛奶涂果酱。

✔ 然后,吃完饭他又自己去上厕所,最后背着自己整理的书包去幼儿园。

✔ 从幼儿园回到家,他帮着爸爸一起洗车,帮着妈妈一起做晚饭,吃完饭还不忘倒垃圾。

整整一天的生活流程,根本不像一位2岁小宝宝,俨然一位融入社会的小大人。

虽然这个视频拍摄于好几年前,爱迪生小朋友也已经长大,但视频中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方式依然值得借鉴。

细看爱迪生家里的东西,从孩子睡的落地小床到正好符合孩子身高的桌子、从放在矮柜的碗碟到小尺寸的玻璃杯、从孩子能直接开关的饮水桶到能自主拿放衣物的衣柜等等,都以方便爱迪生拿取和使用的原则来设计。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爱迪生能拿到东西都是他能用的,他在家里的探索几乎没有“障碍”。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环境就是:“多一点就太多了,少一点又太少了。”

这句话看似简单,分寸感却很难把握,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当孩子想自己倒牛奶,却因为瓶子太重不小心把牛奶打翻时;

★当孩子想自己拿水果,却因为盘子太高不小心把盘子打碎时;

★当孩子想自己拿衣物,却因为衣服被成人藏得太好而找不到时;

当这些情况发生时,父母除了发脾气不耐烦,或许还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是孩子为我们添麻烦了还是我们为孩子制造了障碍

02重视独立的父母,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中国也有个“爱迪生”般的小朋友,4岁的小男孩不但自己能做饭,还能带着3岁的弟弟一起做饭。

他做的饭,可不是什么果酱面包黄瓜沙拉等西式凉菜,而是从早餐的蛋饼馒头到晚饭的烤翅烧肉等。天啊,这不是成人的一日三餐吗?居然被一个4岁的孩子搞定了!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因为爱孩子,父母习惯为孩子扫清日常生活中的危险隐患:

家里的插头可能会让孩子触电,所以要塞起来;
家里的桌角可能会让孩子受伤,所以要包起来;
家里的玻璃餐具可能被孩子摔坏,所以要藏起来。

试想,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厨房玩耍时受过伤,父母十有八九可能会选择从此让孩子远离厨房,长大以后再说吧。

但是,这位妈妈的做法不一样。她的孩子,曾经因为在厨房玩耍,额头被烫伤过一大片。妈妈为了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日常工具,于是让孩子学做饭,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孩子成了“小厨师”。

诚然,这些美食的背后或许有妈妈的帮助,但这位妈妈对于“独立”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简·尼尔森太多在《正面管教》中说“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小男孩的妈妈能让一位4岁的小朋友拿着菜刀,对着电炉做饭,因为她明白父母的责任不只是为孩子遮风挡雨,更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风雨

03重视独立的父母,投入耐心帮助孩子成长

100多年前,教育家蒙台索利说:“对于孩子的爱,父母最大的误解就是变成孩子的仆人,帮孩子做。如果我们爱孩子,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自己做。但是,往往教会孩子一件事比帮孩子做事,要花上多的多的时间和耐心。”

无论是10岁的小女孩,还是4岁的小男孩,或者2岁的爱迪生,他们碰巧都遇上有耐心“帮助孩子独立”的父母,但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有足够耐心帮助孩子独立,特别是对于生活中细微事物的足够耐心。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君君小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基本都是奶奶照顾,老人喜欢喝汤吃面,所以君君小时候也习惯喝汤吃面。他成了班级里唯一一位不愿意吃米饭的小朋友,因为米饭咀嚼起来太费力

父母在家后,本想陪着孩子好好吃顿饭,可是君君有时因为手眼不协调,勺子里的饭菜送不到嘴边,吃得太慢;有时因为边吃边玩,把地板餐桌弄得一片狼藉,吃得太乱。每次都是以鸡飞狗跳收场,最后还得长辈来打扫残局。种种原因,父母的时间有限,造成君君3岁还是基本只能吃流食的状态。

从“一片狼藉”到“井然有序”是每位孩子学习独立要经历的过程。正如爱迪生小朋友爸爸说的一样:“让爱迪生参与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我们并不是在他身边生活,我们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通常这意味着清理常常要花更长的时间,厨房会弄得更乱,甚至菜的味道可能也不会太好。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父母有耐心,细看生活中让孩子学习独立的机会数不胜数:

穿脱衣物、穿脱鞋子、挤牙膏刷牙,打热水洗脸、饭前摆餐具、饭后收餐盘、食物掉了自己扫、牛奶洒了自己擦、抹布脏了自己洗、自己理书包、自己擦鞋子、哪怕是细微到扣纽扣拉拉链卷袖子等,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独立的契机。

孩子从何时学习独立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耐心从何时开始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最恨的人是母亲:

吃鱼,母亲怕她被刺卡住;
穿衣,母亲在一旁指点;
上街,母亲会追了出来,一再叮咛:“绿灯才可以过街,红灯要停步,不要忘了,这很危险的呀!”

在三毛眼里,母亲是从来不信任自己的:“在这份爱的泛滥之下,母亲化解了我已独自担当的对生计和环境全然的责任和坚强——她不相信我对人生的体验。在某些方面,其实做孩子的已是比她的心境更老而更苍凉。”

孩子从不缺乏独立的意愿,缺乏的是有心帮助孩子独立的父母。无论是2岁的爱迪生,还是10岁的小女孩,这些孩子的独立不是一蹴而就,来自从小培养。

大部分中国父母,是如何把孩子养成“废柴”的?

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思想的独立来自于生活的独立,当父母常常焦虑不让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时,殊不知独立才是起跑线的起跑线。

从此刻开始,每当父母嫌弃孩子做得不够好不够快想帮孩子做事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我们是在“为了自己省心”还是在“帮助孩子独立”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bbxwl.com/news/2996.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宝宝新闻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宝宝新闻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网友评价

来自山东省聊城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收藏

1133

来自江西省广丰县的热心网友评价:

好文

1133

来自台湾省台南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顶贴再看

1133

来自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太好看了

1133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的热心网友评价:

1133